395 封爵(3/4)
有全年税收的百分之一,就能换取两国和平,怎么算都是一笔稳赚的买卖。>
因为一旦大战,哪怕就是一场小战,大宋都要掏出远超三十万两白银的代价。>
澶渊之盟这个头一开,后来西夏国崛起,大宋接连打了三场败仗,打的朝廷里的人全都没了信心,纷纷提出求和。>
这个口子一开,带来一个非常坏的影响,就是西夏国一但遇到财政危机,就喜欢向大宋发动一场小型战争。>
因为不管最后输赢,西夏国都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大宋那边因为商业发展极快,每年税收翻了好几倍,每年已经快要突破一亿两白银,也不在乎这点小钱。>
但是这些当官的从来没来前线看过,他们不知道为了抵挡西夏铁骑,前线将士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这次庆州虽然抵挡住了西夏大军,但是损失之大,难以估计,有些地方十室九空。>
单大顺城一地,守军损失达九成以上。>
这些人付出血的代价,才好不容易把侵略者打退,可结果后方大官们轻松就湮灭了他们的付出,把胜利果实全然抛去。>
王刚和顾廷烨已经不是觉得委屈,而是屈辱,身为宋人尊严被践踏的屈辱。>
顾廷烨更是激动的表示,他要请求颖王上书朝廷,不要接受这种屈辱的胜利。>
王刚倒是冷静一点,他知道颖王不会上书,就算上书作用也不大。>
这根本不是上书的问题,朝廷里不是没有和他们想法一致的官员,可最后结果是,官家赵曙选择了花钱求和。>
当然了,官家没有全然否定前线将士的付出,甚至给予了丰厚的嘉奖。>
英国公和颖王全部得到官家嘉奖,并且赐下大量的赏赐。>
不过因为两人的职位已经到了升无可升的地步,官家给的嘉奖多是虚的。>
王刚和顾廷烨就不一样。>
官家也是明眼人,知道这次西夏大军能退兵,王刚和顾廷烨居功至伟,尤其是王刚,若没有他射伤李谅祚,这场仗还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
所以王刚又升官了,赵曙还把他调回了汴京,担任兵部右侍郎,正四品。>
不仅如此,赵曙为了表示王刚在大顺城守城战的贡献,破天荒的给他封了爵位。>
“庆阳伯?”王刚拿到圣旨时,还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