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 封爵(2/4)
正掌兵之后才明白,大宋虽然已经制造出爆竹,可也意识到硫磺等物的危险性,官府根本不让一般人碰,就连原材料都受到管控,更何谈研究。>
总之一句话,你没权连研究火药的资格都没有。>
好在这次运气站在王刚这一边,李谅祚这一退,大宋已经可以算是胜了。>
很快王刚就接到战报,英国公和颖王在另一个战场上,打败士气低落的西夏大军,将所有夏兵赶出了大宋国土。>
英国公也知道乘胜追击的道理,甚至反打入西夏境内几百里。>
最后西夏国怂了,向大宋递交了国书,祈求和平。>
然后王刚就见识到不可思议的一幕。>
原本败了的西夏国,竟然向大宋要求增加岁币,弥补这次战争损失。>
官家赵曙竟然还答应了,条件是两国签订停战协议,十年内互不侵犯。>
当王刚接到消息的时候,差点没骂出声来。>
赢的人没向败方提条件,反而还给战争赔款。>
别说王刚理解不了,就连顾廷烨都憋屈至极。>
“朝廷里那些大臣是不是疯了?这种条件都能答应,我们这些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还有什么意义?”>
王刚脸色也难看的厉害,他第一次意识到大宋政治上的软弱,还有朝廷那群大臣的无底线。>
以前王刚读史书,都说宋朝军事积弱,老打败仗,还是唯一被异族连续灭国两次的大一统王朝。>
王刚真正在大宋住了十几年后,发现大宋军事力量其实并不弱,将士们的战斗力也不算差,武器方面甚至还有优势。>
大宋立国之后,对外的战争其实胜多败少,国力更是辽国和西夏的几倍。>
真正的问题还在于大宋那些官员,骨子里不想打仗,认为用一点钱财换取和平更划算。>
宋真宗的澶渊之盟给大宋开了一个坏头。>
王刚读过当初澶渊之盟的战报,其实大宋与大辽之战,大宋是占据优势,最后还小胜一场的。>
但是结果因为宋真宗惜命,不想在前线打下去,才极力促成澶渊之盟,两国虽然不打仗了,但是宋国每年要向辽国提供三十万岁币。>
很多大臣都觉得,用三十万岁币换取和平很划算,因为当时大宋一年的税收是三千万两白银。>
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