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时代变了(2/3)

木桥,能用十几、二十年就能达标。

只要修造出第一座桥,然后踩着第一座桥修建第二座桥……就能简化很多工序、人力。

两座并行的桥,不仅利于通行,也利于今后的修补。

在风陵渡一带修筑桥梁架通关中、河东之地,绝不是北府一家的想法。

此前魏国就有类似的想法,修好桥梁,能方便物资、人员快速往来,加速军资运输效率,节省成本。

满宠来到长乐坡时,正好见修筑第一座街坊的劳役正从昆明渠运船里搬运石料。

渐渐入秋,长安周边八条水系日益茁壮,加快了材料运输的效率。

田信则带人检查各处修好的排污渠……这里虽不是黄土高原,可也是黄土塬,大口子渗水……应该会蚀空土壤形成地下空洞,应该注意施工,避免其形成。

而排污渠引导污水、粪便集中到东北角处的低洼处。

会集中堆肥之余……或许还能源源不断的制造土硝,简单的提纯后,再加上南洋的硫磺,或许能提前进入排队枪毙时代。

出乎满宠、曹丕等人的预料,似乎田信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当日并未安排接见满宠。

夜里,田信正在观察一个划时代的玩意儿。

这是一个很原始的锅炉,锅炉燃烧会有蒸汽,加上气缸、活塞、齿轮、推拉杆……这种很粗糙,却充满力量感的蒸汽活塞运动令田信感到由衷的亲切。

哪怕不是什么理科生,目前也觉得齿轮、气缸十分亲切。

马钧站在一侧也很是忐忑,这些年以来,最初是田信与麦城工匠改进了纺织的旋车、织机;新式纺织机到关中后,马钧在吴质的领导下,出于政治目的又改进了麦城织机……这是一种更大型,且精密的织机。

吴质没有力量也没有时间去推广这种大型织机,这种织机又经过马钧、北府匠坊的改良,成了目前最新式的织机。

这种织机缺点是很明显的,根本不适合家庭人力催动,不是手摇、脚踏板就能带动的。

牛马驴子这样的畜力也不行,不够稳定、持久。

这种新式、大型织机是建立在水力之上的……这也是今后织机的改良、发展的趋势,会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会与民间现有的家庭纺织机脱钩。

今后织机改进、生产,绝不是为家庭、庄园服务。

现在,随着锅炉蒸汽的爆发力被转为固定的机械能……大型织机的另一个限制被解除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