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调动(3/8)

大家”。

“尚书台那边呢?是个什么说法?”

冯都护问道。

“尚书台能有什么说法?这不是转过来询问你的意见了么?”

右夫人有些撇嘴,“说不定他们根本就看不懂这个规划书。”

冯都护笑笑:

“不能完全看明白倒是有可能,但说人家根本就看不懂,那就是太小看人家了。”

蒋公琰乃是正人君子,宽宏雅量,又不喜与人争权。

看不懂的东西,把握不住的事情,不会轻易下结论,而是主动询问。

并不会因为觉得向别人询问就是露怯,感到丢面子。

丞相让他出任尚书令,未必不是看中了他这一点。

“说得也是,毕竟事关边塞之事,蒋公琰说不定是要向你要一个担保呢。”

右夫人点了点头,赞同道。

冯都护看了她一眼,没有表示。

玩政治的人心都脏,冯都护自然是理解的。

当然,右夫人说的,也不无可能。

这些年来,兴汉会在各地兴建了不少工坊,还开辟了牧场和农场。

每年上交的赋税,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要不然阿斗哪来的底气减赋税?

并州五原县炼铁工坊的意义,在于不但将来要供应并州军民铁器,而且同样有着巩固边塞,教化胡人的意义。

特别是教化胡人,那可不是口头上的教化,而是实实在在的教化。

君不见现在的武都阴平的氐人,巴西郡的蛮人,凉州的羌人,现在对大汉有多么拥护?

所以工坊与河南地的林木之间,就是一个取舍问题。

“担保就担保吧,现在大漠上的胡人又不是什么威胁,工坊只嫌人手不够多,哪有嫌胡人不过来的?”

冯都护倒是无所谓。

毕竟事关兴汉会,该担当的,还是要担当的。

而且纵观整个三国时代,四周的胡夷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都是给各国刷业绩的工具人。

反倒是司马晋统一以后,工具人居然翻身成了主人,可谓奇葩。

“不过最好还是定个规矩,除了要补种之外,还要定下树木的价钱,再收些有类车船缗之类的赋税。”

冯都护思索了一下,“毕竟山泽湖海,皆归于国,给朝廷多上交些赋税,也是应当的。”

反正只要能让五原县工坊开工,多少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