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1 章 第六回 海捞针,诸事古怪分头行(2/7)

么多年还是头一回听官家下这么荒唐的诏书。

“真的假的?”有人困惑不敢置信。

“莫不是官家也……?”年长者忧心忡忡,却不敢直言,尚未忘记早年先帝天书封祀。

“我看是为边关大败之事……官家忧心过甚了。”又有人自作聪明道。

“说不准真是祥瑞呢?官家可是天子,自当能得上天指点。”也有人笃信此言。

几人各持己见,一边说一边从酒楼离去。

白玉堂听了片刻,唇角微挑,想想包拯比他们早一月从府州离去,这会儿该是到开封了。如今边事虽紧,但府州城将军、副将皆归,不必包拯坐镇,又有折家强兵对敌,包拯这不通兵事的文官留在边关也无用;唯一挂怀的不过是那黑市走货,未能查个明白……

黑市水深,边关走货之事更是盘根错节,不说宋夏边境山界砦垒,本就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向难以管治,因而边关百姓私下贸易往来一贯是屡禁不止,更甚有边关朝廷官员牵扯其中;那走货商人既敢铤而走险私运盐铁、兵刃、粮草,自是招法层出不穷,处处小心谨慎;何况黑市走货一事,仿佛还有幕后之人的手笔,非仅是数人观之有利可图而胆大包天,更是一个庞大的势力数年来私通外族、犯下大罪。

无奈包拯在府州半载有余,竟是难能摸着有利线索。

虽有府州折继宣两年来所建黑市,但毕竟根基尚浅,又有那幕后之人及时断尾求生……如今也只查抄了几家,委实难以一网打尽。

且边关走货,最要紧的便是两事,一是货源、二是如何运至边关。

至于货物过关,私运于狭窄山道之间,又或其中有边关官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又或者藏纳于边砦寻常百姓手中谨慎来往,只能暗中查访、严加审查。此事包拯已然又交给王朝、赵虎二人,他二人一个沉稳妥帖、一个机灵急智,又颇有行走江湖的莽汉模样,最是不引人注目,也易叫人疏于防备,反倒沿着边关各城各砦细细排查、混入百姓商客之中许能套出些详细来。待包拯回了开封,另会派遣马汉与张龙接应此事。

此事之余,便是货源与运至边关的路子。

边关走货,其一是寻常绫罗绸缎、珍珠玉石,从大宋至外族,倒是轻便;其二是盐,西夏盛产青白盐,价贱味甘,在大宋比解盐远受百姓欢迎,早年大宋盐铁由官府管制,唯有这西夏人可在大宋开市之时买卖青白盐,而如今宋夏开战,大宋禁盐出入边关,西夏起兵耗财国库定然骤减,定要想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