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4 章 第四回 调虎计,诸人动向各有因(6/13)
合谋?在尤诗带着丁月华来之前,折继宣该是不曾料想到展昭会突然前来府州,更别说因八月十五那案子所犯过错而起灭口之心。尤诗那时能入折府,取得折继宣信任,其中怎么看都有幕后之人的手笔。
但他不问曾与尤诗一道来到折府的丁月华,反倒先提折继宣。
哪怕丁月华当时并非自由身,二人同行数月,尤诗所行图谋、同谋同伙,丁月华都有可能见知一二。
“折大公子曾道,不认得人犯,只不过见两个弱质女流求助,因而准她二人在府上留几日。”包拯神色不动道,这非是他信口之言,而是前几日与折继宣在花厅一会,亲口所闻所得。折继宣又道当日展昭说尤诗乃是在逃人犯,因而不愿多惹麻烦,这才矢口否认曾收留此女;至于府内将士听候尤诗调遣,不过是因尤诗自称受仇敌追杀,前去护卫调遣;将士们虽见过尤诗,亦是为保护不当、为府内出现小贼而动手,听命于折继宣罢了,不认得尤诗;边关之地,折继宣又自称如何知那满天下通缉的人犯。
莫说是折继宣,便是折继闵也未曾认出尤诗。正是因这人犯通缉文书,在折继闵下令搜寻越狱的尤诗之前不曾张贴府州城。
可包拯看来,振振有词、言之凿凿的折继宣并非不知。
不仅如此,恐怕尤诗一事,折继宣虽是为杀展昭一事与尤诗同流合污,但还另有隐瞒。
但要从折继宣口中审出他百般闪烁其词、隐瞒糊弄的真正原因,委实困难。
折继宣倒是个嘴硬之人,添之他乃折家之后,又守卫大宋边疆四年,哪怕往日所为罪孽深重,官家仁厚定要瞻前顾后、免叫天下人痛骂他兔死狗烹之举,因而多半能免他死罪。且包拯虽知是折继宣下令处死百姓,但那日先有那七八岁的孩子毒发身死,祸害于人,才有折继宣下了死令,说是未雨绸缪,便是出格,也是舍小取大,为府州无辜、折家军乃至大宋安危着想;众人心如明镜,皆知折继宣巧言诡辩,却无辩驳之道。至于他有意对展昭动手一事,一是此事未成,被折继闵所拦;二是此事涉及数多折家军将士,若当真要计较折继宣此条罪状,少不得要牵扯众人性命,而若要已谋杀朝廷重臣之嫌,让这些劳苦功高的戍边小卒丧命陪葬,展昭于心不忍。
便此三天,折继宣仿佛也寻思明白了,竟也有恃无恐起来,咬死了口中之语不肯坦白,将自己摘个干净。
正如这天下诸多官场流连、老谋深算的贪官污吏一般。
他既非阶下囚,又有官家旨意贬谪仍为官,仍是折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