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4 章 第四回 调虎计,诸人动向各有因(1/13)

桃木教的傀儡女教主尤诗,确实是死了。

照仵作验尸所得,她该是三日前就死了,剧毒入喉,命丧黄泉,大罗神仙救不回。

包拯进屋看了一眼尸首,虽无公孙策那般本事,早年观尸耳闻亦是通其一二,见那女子尸首散发着恶臭,腹肚膨胀、十指甲青黑,遍身发青黑色小庖,又观眼睛耸出、两耳胀大、口唇研裂,掰开口舌可见小刺庖绽出……既不见桃花仙子般的妙曼身姿,也不见恶鬼一般的面容,只头上插着一只木钗,衣着干净,走时面容上竟是含着似是惬意又似是讥讽的笑容。

包拯心中一叹,已有了揣测,这尤诗所服剧毒该是鹤顶红。

包拯出了停尸的厢房,正见丁月华抱着汤婆子怔怔地站在门外。

她的眉宇并无意外与哀戚之色,只是敛着仿佛被冻红的眉眼,神色莫辨,好似在此之前就知晓了此事。

包拯略作思索,平静滑过一念。

三日前。

三日前的夜晚正是丁月华与公孙策逃出那宅院之时。那一夜是尤诗突然改了主意将丁月华放走,等丁月华与公孙策来到朝阳客栈,尤诗便饮毒身死。如此看来,她放丁月华走时,便已经料想到结果,惹怒主子被灭口,又或是她已然再无求生之念、有意赴死。其中或多或少,该与丁月华有些干系。

丁月华虽未曾提及,尤诗将其绑去,困了数月,又轻而易举地放走,二人之间定是另有渊源。

如今尤诗身死,再多恩怨情仇也随风去。

包拯的目光滑过丁月华头上那两支朴素的木钗,似是同尤诗的头上唯一一支木钗是一模一样的。

只是,尤诗放走丁月华此举……到底是尤诗一人之念,还是另有深意。

公孙先生莫名被关许久,未曾见过幕后之人,甚至不能一口断定此事乃妙手空空楚宵文所为,更弄不清捉他所为何事。是丁月华及时救出了公孙先生,因而幕后之人未来得及有动作,又或是……他们捉去公孙策与丁月华的目的已然达成之云旁的缘由?

其中古怪、巧合委实多的让人糊涂,也难免令人在意。

包拯脑海中又闪过尤诗的尸首,紧接着是那宅院的墙角,正有公孙策与丁月华静立过的鞋印。

公孙策与丁月华逃出宅院牢笼那夜,赶巧宅中之人皆领命离去,因而宅中空空如也,也方便了丁月华细细寻得公孙策下落。尤诗既然真有意放丁月华离去,自然要选宅中无人之时。然而前后一而再、再而三的巧合,反倒叫人狐疑逃脱得救过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