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要会议(1/4)

就在段云在厂子里抓生产赶进度的同时,轻工局局长瑞阳则在京都参加轻工部的一个特别会议。

在轻工部召开这次会议之前,国家部委已经在之前召开了一次部级领导干部会议。

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布置全国下半年的工作计划,参加会议的有一级部二级部等7个机械部的部长,以及轻工部部长。

除了布置下半年的工作任务,会议中还重点提及了关于合资汽车企业的事情。

汽车工业是许多相关联的工业和有关技术的基础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企业,汽车上使用的很多部门的产品,从毛坯加工到整车装配需要采用各种加工技术,汽车零件包括大致地板,小车螺丝等数千个不同的部件,实际的汽车生产过程是由若干不同的专业生产厂家合作完成的,所以一个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如何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工业水平。

现如今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产业技术与工艺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的较为明显的差距,而改革开放之后,国家一直以振兴工业为国家最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这次和德国大众合作建立合资企业,对中国工业发展而言是个非常好的契机。

80年代的中外合资企业,本质其实就是以市场换技术,但以目前国内的情况,如何消化这些国际上先进的生产技术成为了难题,说到底还是由于国家工业技术底子薄弱,想弯道超车实现追赶甚至超越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所以国家这次联合各部委,在这次会议上重点讨论的这件事,试图在短期内完成桑塔纳教师的国产化,并讨论出台了一些相关鼓励性的税务方面的政策,另外也会酌情给予一些重点企业资金设备上的支持。

当时中国政府对于一个汽车的国产化是有严格规定的,起码要达到40%这种车才能成为国产化。

这次会议上,各部委领导听到这个标准后,也是信心满满,纷纷认为40%的国产化率是很容易达到的一个目标。

但实际上,当年的这些领导显然低估了桑塔纳轿车国产化的难度,一直到1987年的时候,桑塔纳轿车的国产率也只达到了2.7%,一个天线,一个收音机,一个轮胎是在中国生产的,剩下的都达不到,只能靠继续引进德国的零部件进行组装。

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如此艰难,原液在于中德工业技术生产水平的巨大差距,拿一个小小的方向盘来说,当时上海牌轿车的标准只有三个,而德国桑塔纳的标准有100多个,这些标准全部由德国大众制定,中国生产出来的产品,要拿到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