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2/4)

的发型,甚至可以完成掏耳朵一类的高难度动作。李枭很想试一下,不过看到那雪亮的刀锋,顺子坚决予以阻止。最后在顺子以死相逼之下,李枭被迫放弃了这一想法。

街道上走的人,不但有大明人。李枭还看到有穿着倭国服饰和朝鲜服饰的商人,这些人在街上做买卖很规矩。遇到人笑脸相迎,路上有孩子摔倒,他们还知道扶一下。

这是一座繁华的城市,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码头上无数帆船,苦力们正把一包包货物送到货船上。这些货物会在商人们的手里,贩运到倭国、朝鲜。甚至有些远销到印度,中东,还有欧罗巴。

李枭看着眼前这座繁华的都市,谁能知道。就在十年前,这里还是一座军事要塞。民众不过数万人,还大多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的军户。

远处郊区的海边,正在修建一座码头。码头边上,是一片三层小楼。这就是将来的船政学堂,未来海军军官的摇篮。

再往边上看,又是一群三层小楼。那是正在建设中的工程学院!未来,渔老将会是那里的院长。有了工程学院的加持,大明可以获得更好的武器,也能够始终站在科技的前沿。

离开京城的时候,京城里面的各部也在规划,弄出他们的院校,培养专门的人才。用不了多久,大学这东西就会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再过十几年,李枭估计让无数少年郎饮恨的高考就得登场了。

国家再也不会有人,凭借一篇八股文就可以混一辈子的饭辙。必须让人知道,李家的饭不好混。想要在朝廷里面混饭吃,必须得有真本事才行。

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在教育上不断的投入,就会培养出一批批的人才。人才多了,量变才能堆出质变来。天知道,现在小学堂里面拿着铅笔写写画画的小孩子里面,会不会出现一个诺贝尔又或者是牛顿。

反正现在大明不需要瓦特,蒸汽机这东西已经开始小型化。最原始占地达到一千平方米的蒸汽机正在逐步小型化,现在已经小型化到可以装在船上。能够当成火车头的蒸汽机,也通过了实验。

在锦州的制造厂里面,徐家兄弟正在制造人类第一部火车头。李枭没有奢求这玩意有多大功率,只希望这火车头能跑就成。

王通努力的在李枭身边,给李枭讲解这些年山海关的变化。看着肥头大耳的王通,李枭就知道这家伙在搞政绩之余,似乎也没少搞经济。这货在大同时候就有这毛病,对于山海关的变化李枭还是满意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