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军器监的新兵器(2/4)

给李纲他们讲讲这事应该如何做。

如果告知了他们办事的方法。

这后面依旧不能将事情办好,那就别管赵桓出手治他们办事不力之罪。

因此,赵桓对着李纲、赵鼎几人道。

“正如你李纲所说,这件事真要办起来,肯定是有着各方面的阻力,因此,朕不打算立即在大宋全国范围内推行此事,而是先在东京国子监尝试推行!”

北宋一朝。

一共有三个国子监。

相当于一共有三个最高学府。

包括南京(商丘)国子监,东京(开封)国子监、西京(洛阳)国子监。

三个国子监的太学生加起来一共有三千余人。

而东京国子监人数最多,约么在一千五百余人左右。

赵桓打算先在东京国子监推行军训这一制度。

一方面是因为东京国子监就在东京城中。

掌控力很强,一旦遇到什么事情,也能及时处置调整。

另一方面。

如果一不小心因为军训这事把东京国子监里的这些太学生给整废了。

起码也有南京国子监和西京国子监兜底。

朝廷不会出现人才断层的情况。

这也算是一个政策试点之地。

效果好,就立即在另外两个国子监推行,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如果效果不好,那就立即调整政策的内容和方法。

等完善之后在继续推行下去。

不过,赵桓也并不打算一上来就整狠招,得先试探试探这些太学生的情绪反应在继续下一步计划。

赵桓吩咐李纲。

“李纲,因为太学生闹事这事,朕一连查处了数名大学士,以及国子监祭酒和几名太学院的教习,这定会引起太学院太学生的恐慌情绪,因此,

你以朝廷太宰的身份,代朕去太学院安抚这些太学生的情绪,保证在新的大学士和国子监祭酒上任之前,让整个太学院能平稳的运转过度!”

这事处理起来并不难。

朝廷对此是有着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只要稍微动动脑子,就能稳定这些太学生的情绪。

因此,李纲欣然点头。

“请陛下放心,臣稍后便去太学院安抚这些太学的情绪,以免出现不稳定的事情发生。”

赵桓点了点头,告诉李纲。

“你这次去太学院,也顺带的将朕所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