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大红大紫(2/5)

钱!!”

薛绍一会儿呲牙咧齿脚抽筋,一会儿仰天长啸欲哭无泪,“满清十大酷刑算个屁啊!!”

……

大唐,再一次迁都了。

薛绍仍是记得上次迁都洛阳时的情景。当时关中大旱颗粒无收,长安米价飞涨,二圣携百官一同迁都洛阳。

当时薛绍被留在了长安,与抱病复出的裴行俭一道组织兵马,准备前去平定西域的叛乱。结果却是裴行俭出师未捷身先死,薛绍也因为和裴炎的矛盾而一度隐退,去给裴行俭守墓了。

也就是那一次,先帝高宗李治去了洛阳就再也没有回来。

当时的薛绍,用薛元的话说是“囊中之锥”迟早必将脱颖而出。换句话说,当时还只是一个小角色。

这一次的迁都,当年的“囊中之锥”已经走在了数万人迁都大队伍的最先头。身后,跟着旌旗如林威风赫赫的羽林护卫兵马。

“临风玉树,风流倜傥。意气华,英雄豪迈”这是武则天当着众臣的面,亲口给出的金口点评。

很快,这十六个字就在两京之间流传开来。两京的官员百姓与仕绅庶民,全都想要亲眼见识一下,那传闻中的戎装披挂的薛绍,究竟是何样的风采?

以往的蓝田公子倒也时常被人围观,女人居多。但是这一路从长安走到洛阳的数百里路程,就成了薛绍人生当中最漫长的“台秀”。至少有数十万男女老少争先恐后的涌来,想要亲眼看看那一个“临风玉树,风流倜傥。意气华,英雄豪迈”的新任兵部尚书,本朝最为炽手可热的少壮派军帅。

薛绍又红了。

大红大紫,紫到亮。

武则天无疑是幕后的大推手。薛绍很明白她的用意,是希望自己归朝之后尽快的扩大知名度与影响力,以便迅的扎稳根基成为她的得力臂膀。在朝在军,自己已经多少有了一点名望。但是两京的百姓,对自己还是有一点陌生的。

借着这一次迁都的“台秀”,武则天很轻松的就让薛绍在两京的百姓仕人心中竖立了新形象。

这个新形象,当然不再是蓝田公子的粉面油头。武则天给出的那十六字点评,便是最好的注脚。

洛阳到了。

百官就位各司其职,军队扎营戍卫京师。

薛绍这个新上任的兵部尚书和临时总督御林兵马的统帅,有很多的事情要忙。其中最为棘手的一件事情,就是武则天催着要薛绍抓紧时间,展开“改旗易帜”一事。

上面的人只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