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1/2)

当夜,许清就住在常州府衙,周同辙一家暂时没有下狱,也软禁在了府衙中。一夜之间周同辙仿佛苍老了十岁,不过,这是他应得的。倒是周衙内胃口还不错,昨夜护卫们吃不完的煎蟹饼,都被他一个人趁热吃完了。

中午时,两派路提刑使刘存烈亲自带人赶到了常州府,许清一股脑儿把案子全部移交给了他,再将王悠的随风飘荡,让两岸的山水刹时变得十分鲜活,仿佛一幅山水画里突然游出了一条美丽的锦鲤,鱼尾轻摆,泛起一圈圈的涟漪。

许清连忙侧身回看,只见后面驶来一悠远去,身后余下一江柔婉的清波。

“小娘子!我真会吟诗,你听,竹悠远去的乌蓬船,许清跪坐在船头,双手作喇叭状,放声嚷嚷着。

乌蓬船还是悠然远去了,许清一脸惆怅的回过头来,蓦然发现,荆六郎他们没一个站着,全笑倒在船上,就连江边戴着斗笠的老渔翁,也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隔着水面对许清扬声说道:“这位小哥,瞧你这诗做了,这十里八乡谁不知道林家小娘子,九岁就把唐诗背了个遍,哈哈哈!”

许清在船头施礼答道:“多谢老人家提醒,只是偶有雷同,应该没啥子关系,呵呵!这山阴山美水美人更美,晚辈只是一时兴起开个玩笑,让老人家见笑了。”

老渔翁把钓竿一甩,和声笑道:“无妨,今日鱼没钓到多少,倒遇到了你这出乐事,也不枉老朽出来一趟。”

荆六郎也终于站起身来,意犹未尽地说道:“侯爷,咱们今天还是别下去巡视了,直接进越州找家青楼住下吧,我瞧着侯爷怕是真的饿了!”

“荆六郎!你找死!好了,少废话,咱们还得老老实实下地去,争奴取天把山阴县看个大概,时间不多,看完这里得往回赶了!”许清收起笑脸,开始从前面的河道转入田间,然后弃船登岸,沿着水渠细看,这些天走过来,终于听到了提举司共上报了八起水利案,总算让许清放心不少,只要提举司能切实发挥它的作用,可比自己四处巡察强多了。

此时的山阴也就是越州,而后世叫绍兴,绍兴这个名字要到宋室南迁之后,宋高宗赵构把当时的越州作为临时首都,改年号为绍兴,寄托“绍(承继)祚(国统)中兴”之意,并把越州改为绍兴,遂由此得名。

当年大禹治水于山阴,在这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并在此划定华夏九州,而山阴就是当是九州之中扬州地域的中心。自此以后,山阴曾多次成为一国都城或陪都。山阴可谓是真正的人杰地灵,这片山水在历朝历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