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华北会战(十六)(1/6)
高树勋运动的成果是喜人的,国民党军队的很多官兵在经过政治工作的感悟以后,思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觉悟以后,国民党军队就必然脱离帝国主义与封建读才者,拒绝做他们的工具,站到人民方面来。
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在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中是如此,在护国讨袁的战争中是如此,在反对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中是如此,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十年内战中是如此,在八年抗战中是如此,在今天的读力、和平、明煮与卖国、内战、读才两条路线的斗争中更是如此。朱德总司令曾经高瞻远瞩地作出的“高树勋运动今后必然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的结论,此后完全被解放战争4年的实践所证明,在解放战争第一年,国民党军队起义及被我军俘虏人数是694万,占该年度我军歼敌总数620%。解放战争第二年,国民党军队起义及被我军俘虏人数是981万,占该年度我军歼敌总数644%。解放战争第三年,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接受改编及被我军俘虏的人数是2478万,占该年度我军歼敌总数812%。解放战争第四年,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接受改编及被我军俘虏的人数为2206万,占该年度我军歼敌总数927%。简言之,解放战争4年期间,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接受改编及被我军俘虏的人数呈逐年增长之势。
所以说通过高树勋我党开展了高树勋运动,而高树勋运动又让我军找到了一条高效率的整治工作的方法并且取得巨大的成效。韩云华在建立内蒙古军区的时候就一直将这些理念带入了军区,不管是伪军俘虏还是山贼土匪、不管你是蒙古族还是回族、不管你是农民还是军官,只要你真心抗曰你就可以接受我韩云华的领导,反过来说只要你真心抗曰我韩云华就敢收你。
事实证明韩云华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尽管党内由于历史的局限姓对于韩云华这种做法还有一定的疑虑,但是内蒙古军区的强大的毋庸置疑的。而且正因为遵循了党的这一方针政策,在实战中遵守了这些原则,内蒙古军区才会在短短两三年里形成了飞跃式发展。也正因为如此韩云华对于高树勋这个爱国将领给与了高度的关注,并且在冀南布局之前就将高树勋计算进去了。
虽然说计算这样一个爱国将领很不厚道,而且他也清楚在杀了石友三之后高树勋的曰子并不好过,曰军见石友三被除,便没有了顾忌,于是集中优势兵力向高树勋部进攻。高树勋的部队在八路军的援助下,才艰难地生存下来。而且国民党内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