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2/3)

是指真在洪承畴家里就读,而是指中举前,郑有德投贴自荐,欲拜入洪承畴门下,只要洪承畴点头,就成了弟子。

这本就是自科举以来渐渐盛行的弊端。

大臣监一次考,就有无数门生,就象郑森(郑成功)是钱谦益的弟子一样。

陈洪范找上郑有德后,就在郑有德的庇护下,隐姓改名,在秀水落了籍,以经商为生。

慢慢地开始串连秀水本地商人,然后形成了一个商人团体,郑荣就是这些本地商人之一。

这商人团体,以向北方运送官府禁榷物资以牟取暴利,加上有清廷暗中支持和大开方便之门,在短短两年内,势力迅速壮大。

财力更是雪地打滚般地膨胀,期间对秀水周边县衙及府治官员,更是大手笔、不计得失地进行贿赂。

也正是如此,府衙和周边县衙对秀水商人招募护商队的规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其野蛮生长、壮大。

可他们哪知道,这些招募来的护院,没一个人是江南籍人,皆来自北方清廷的汉八旗。

本来,区区一县,自然成不了什么气候,但京杭运河途经秀水,成了它的天然优势。

就算两朝交战,商人互贸也没有太大影响,双方心里都明白,断绝商贸是把双刃剑,南方需要北方的煤炭、矿石等物资,北方需要南方的粮食、茶叶和从西洋贩运来的货物,所以双方几乎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忽略商人互贸。

这就造成了运河南下北上,只要运河上各个关卡打通,检查几乎形同虚设。

无数的物资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往来江北和江南,变成白花花的银子。

郑有德说到这,嘴唇开始发紫,冻的。

他颤抖着恳求蒋全义给他床被子,蒋全义同意了。

裹上被子之后,郑有德暖和了一些,继续往下说。

陈洪范等人实力的壮大,间接导致了郑有德对秀水县治权的失控。

但郑有德并不介意,反正是没了升迁之路,能多赚些银两,也能抚慰一下自己失落的心。

况且在郑有德看来,这事不算太大,就算事发,也有嘉兴知府马士英顶着,这些年孝敬了不少银子了。

所以,郑有德默认了陈洪范等人对秀水县衙的越殂代疱,平日里他就象个傀儡,甚至于连衙门三班都掌握在陈洪范等人的手里。

可在不久前,清廷突然令陈洪范向南边番商购买火器。

向番商购买火器不难,特别是向占据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