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突变(一)(2/3)
!这次三方混战都是各自的行为,完全没把中央放在眼里,我以为张学良和阎锡山都不敢明目张胆的吞并察省,只是想牟取最大利益罢了,赵子梧一死,这两方反而有了更多顾虑,察省将在短期出现真空。”吴稚晖提出了不同意见。
“布雷先生,你的看法是…”
“主席,赵子梧掌控察省时间不长,察绥军全系他一人,他一死,察省将群龙无首,目前看来,没有一人可以替赵子梧的位置,中央没有明确表态之前,张、阎二人恐怕会互相观望,看谁先动手,这反而倒是我们的机会,彻底将察省收归中央。”
“总司令,我以为可让李服膺的三十军进驻察省,先控制住局势,再将三十一军收编!”
各人各抒己见,老将心中慢慢有了清晰的方案,“将察省收归中央是既定方针,敬之,李服膺那里你来办,政务院要尽快提出人选,接替赵子梧的察哈尔省主席!”
在北平的一个普通民房内,几个人也在紧急磋商。
“前段时间,满洲省委对我们请他们提供赵子赟在沈阳的劣行的要求就非常不解,初步接触,他们认为赵子赟身怀抗日的大义,与那些新军阀明显不同。”
“确实,我派人也了解了一些情况,从他明知老赵的身份,还提供了大批武器,就明他对我党是有好感的,正因如此,中央才会改变了态度,要求我们尽可能的为他提供帮助。”
“但现在最糟糕的是赵子梧死了,而且和我们多少都有些关系,实话,我心里有些难受,人家把我们当朋友,可我们…”
“陈书记,我前天接到沈阳方面转来的信件,沈阳赵书记找到了原公安总队的黄显声,他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情况,赵子赟确实主动将沈阳兵工厂的一些物资转送到了锦州,包括大帅府的人和资产,他也全部还给了张学良,正因为如此,黄显声在锦州阻止那些物资运往赤峰前线未果后,才脱离了张学良。”
被称为陈书记的中年男子沉思了一会,“看来我们以前确实对赵子赟有很大误解。”
“还有,陈书记,赵书记带了个口信,他他和黄显声都请求我们能够阻止这场战事,当然,他强调这是他个人的请求。”
“虽然有些事我们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赵子赟是可以争取的,我们要尽快行动起来,赵子梧死了,不能让赵子赟也无路可走,我们还有挽救的余地!老张,你尽快和提供照片的那个女学生取得联系,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对赵子赟有利东西。”
“好,这事我尽快去办!”
才过了一天,北平《晨报》发表了题为“东北军,你的枪口应指向何方?”的文章,自赵子赟照片曝光以来,这是第一篇带有维护赵子赟,提出东北军应立即停止进攻,全面应对日军占领东北三省的文章。
一时间,北平城一片哗然,有赞同的,有反对的,各纷纭。在宋思雨家中,随张涛突然来访的一名中年男人也让她有些不知所措,找了个借口,将母亲支出去后,宋思雨看着来人,想弄清楚他的来意。
“宋思雨同学,今天的报纸你看了吧?”
“张先生是指《晨报》那篇吗?”
“对,你有什么看法?”
“我一个女孩子家能有什么看法,不过看着有些道理。”宋思雨谨慎的回答。
张先生笑了笑,回头对张涛道:“你去门口看着些,我想和思雨同学私下谈一谈。”
张涛明显有些不情愿,不过还是应声去了。
看着宋思雨有些不解的目光,张先生端起茶杯喝了口,“我其实就是想让思雨同学放心,我们的谈话没有第二个人知道。”
“张先生到底想要什么?”
“思雨同学,我想先问问你,对赵子赟你印象如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