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七章 稷下学宫(一)(1/4)

随后的二天里.各国的使臣也都陆续的离开齐国.只有高原还留在齐国.因为他还要和淳于钟秀赴稷下学宫.帮助淳于钟秀参加论战.因此在齐王建的寿宴结束以后.高原就和淳于钟秀一起商议研究.准备这次的论战.

稷下学宫始建于齐桓公田午(公元前400-357年.为田齐第三代国君.并非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小白)时期.因为齐桓公喜爱文士.因此在立期间.曾广招四方博学之士.在宫中著书立说、议论政事.后來慕名而來的文士越來越多.王宫也容纳不下.于是齐桓公就在临淄城的西门外.修建了一座庞大的宫殿样式建筑.供这些文士学者居住.并可以在宫中开馆授徒.

临淄城的西门也称为稷门.因此这座学宫也被称为稷下学宫.而宫中奉养的博学之士.则被称为稷下博士.

齐桓公之后.又经过齐威王、齐宣王两代国君的扩建和发展.继续招揽天下贤士.稷下学宫的规模和成就终于达到顶峰当时.四方游士、各国学者纷至沓來.儒、道、名、法、墨、兵、农、阴阳、纵横、计然等各家学派林立.各方学者们聚集一堂.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加上学徒弟子.人数过万.从而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

而且齐威王、齐宣王均对稷下学宫釆取十分开明而优礼的态度.在学宫中设祭酒之职.为学宫之长.食上卿之禄.由学宫中的学者公推.而其他博士则依其才能.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食上大夫之禄;中等食下大夫之禄;下等食下士之禄.

同时许他们“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 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齐国绝不干涉;因此这些学者们可以在稷下学宫中互相争辩、诘难、吸收.并围绕着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礼法、王霸、义利等等话題.展开辩论.相互吸收.共同发展.

入住过稷下学宫的著名学者有孟子、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申不害、接子、季真、环渊、彭蒙、尹文、田巴、儿说、鲁仲连、邹爽、荀子等人.几乎把战国中期的知名学者全部网罗其中.人材鼎盛.是中国百家争鸣时代最主要的标志之一.

而这时也正是齐国国势最为强盛的时期.与秦国并列为东西二强.

不过到了齐宣王之子齐湣王继位之后.刚愎自用、不听谏言.于是稷下学宫中的学者也散去大半.随后.燕国名将乐毅联合五国伐齐.齐湣王身亡.下齐七十余城.齐国几乎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