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自作孽……(1/5)

人生总是有许许多多意外,哪怕做好要了完全的准备,谁也不知道临到最后会出现什么状况。

这次华艺意外的败北就是如此,就连赵旭都没想到华艺居然会在一个小配角的身上迎来一次耻辱的试镜失败。

《流浪地球》这类有着诸多粉丝,华夏名家大作的科幻类型小说,自从10年电影圈整体性爆发之后,就收到许多电影公司的青睐。

可惜,人家大作家可不会随随便便的将自己的作品交给一家小公司去筹备拍摄,而华艺这类在国内娱乐圈里占据着前几位交椅的大公司,也对于这类科幻电影的风险有着非常高的风险评估。

历来小说改编的电影,往往都在口碑上两级分化严重。

有些人觉得就按照小说剧情来拍摄,就足够给他们一份满意的答卷;而有的人觉得,按照小说完整的剧情来拍,完全体现不出小说的价值。

前面的一点往往都是小说的忠实粉丝,以小说之中营造的世界观、人生观、世界架构剧情为主体。

而后面一点,则是电影圈电视圈大多数有着野心的导演、制作人们所更为看重的。

对于这两点,赵旭从来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哪怕他也是作协的一员,也改编过自己的小说。

而在他看来,无论哪一点,只要安可到了观众们的点,想要得到大部分观众们的认可是很轻松的。

而《流量地球》则同样如此,在琴声编剧部诸多人合作之下,将奉献与亲情作为主体,扩充进拯救地球这个庞大无比的概念,涵盖着华夏人以及全世界人民为了地球这个大概念而做出的所有努力。

虽然一部电影两个多小时,并不能完完整整的将整个世界观都展现在观众们面前,但一言一语一娉一笑之间,能够让影片的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引起华夏人的共鸣。

没错,与国外的大片类型比较,一个英雄或是几个英雄上演让人眼花缭乱的大型特效场面相比,《流浪地球》以华夏道德文化体系构建的价值观,也让普通观众们更加容易接受些。

电影工业,往往都是在本地文化基础上来进行扩充的。

从前华夏商业电影,抱着学习的态度,学欧洲、学美国,甚至学倭国学棒子国,其实都没学到其精髓。

无论是欧洲自由主义盛行的文化大概念,还是美国只有老子才有资格拯救地球的臭美,更甚至棒子国、倭国自我陶醉中的宇宙第一大国梦想,都是其电影工业发展盛行的基础。

欧洲为什么文艺电影盛行,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