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我TM掉坑里头了!(2/3)

盖的烟尘尚未完全散去,望远镜中,朦朦胧胧,具体情形,看的不是十分明白,不过,枪声是听的清清楚楚的。

这个——

不对劲儿啊!

什么不对劲儿?

密度!枪声的密度!亦即对方的火力密度!

一般来说,防御工事之后——或之中——的士兵,彼此间隔的距离,必须适中,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

过宽,火力输出密度不足,挡不住敌人的冲锋,这不必说了。

过窄——

第一,火力输出,不论左右方向还是前后方向,都是讲究层次的,只有形成交叉火网,才能得到最大的打击效率,士兵间隔过窄,则弹道重叠过多,于打击效率而言,其实是严重的浪费。

第二,会增大己方的伤亡——既包括自于敌人的攻击,也包括来自同袍的误伤——的概率,如果发生殉爆什么的,就更加精彩了。

因此,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军人,战斗开始之前,就能够根据敌军的防御工事的面宽、走向,对敌军的火力输出密度,做一个大致的估计——只要敌军是一个正常的排兵布阵。

莫雷尔就是这样一个“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军人”,而听这个枪声,中国人的火力密度——

较之我的估计,没有什么变化啊!

嗯?这不是正正说明了莫将军洞见若火吗?有啥不对劲儿的?

嗐!我的“估计”,是对炮火准备之前的中国人火力密度的估计啊!

呃——

明白了!您是说,承受了一轮如此猛烈的炮火打击之后,中国人的火力密度,竟然……没有什么变化?

是啊!

也即是说,中国人……并没有多大的伤亡?

是啊!这不是……邪门儿了嘛!

呃,这,还真是挺邪门儿的……

作为对以上内心戏的注脚,在斯潘塞连珠枪那种特别的密如炒豆的爆响中,第五十一团的士兵,一个接着一个,栽倒在地。

山西城北的地形,远较城头山的平坦,进攻方的通过速度,原本要更快一些,可是,正因为太过平坦了,不比城头山有大量的树木和大石可以作为掩护,第五十一团的士兵,无遮无掩的暴露在密集的弹雨中,很快便支持不住了。

城头山一役,几乎每一次的进攻,都攻到了中国人的防御工事跟前,其中的两、三次,相当数量的士兵,甚至攻进或越过了中国人的防御工事;这一回,距中国人的防御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