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龙飞蛇舞,虎啸马鸣(1/3)

整个“闽江防”的规划、建设,摆在第一位的,自然是要解决最致命的射界问题。

射界问题,主要存在于最狭窄、也是最重要的两个江段,一个是长门、金牌江口,一个是闽安江峡,于是,在新建、改建、扩建上述江段沿岸炮台之时,定下了三条原则:

第一,主要炮位的朝向,应为左、右两个方向,而非原时空那样的垂直于航线,即正对江面。

原因很简单,敌舰队不论是自江口“破门而入”,溯流而上;还是自马尾“夺路而去”,顺流而下,都是从炮台的左、右两端冒出头来的总不可能潜行于水下,到了您的正对面儿,才在江心一跃而出水面吧?

第二,派出船只进行模拟,一俟炮台进入船只之视野,船只必须同时进入主要炮位之射界这两点,必须完全同步,不能有任何的时间差。

在炮台对船只、船只对炮台的观测条件主要是光线条件基本对等的情况下,炮台进入船只之视野,船只进入炮台之视野,必然同时发生,则上述规定意味着,炮台对船只之“视野”,必须等同炮台对船只之“射界”。

这一条,是不能打任何折扣的死规定。

原因也很简单:

江面狭窄曲折,不论军舰还是炮台,都一定是先进入对方的大口径火炮的射程,再进入对方的视野的,而军舰远距离攻击炮台,不存在任何射界的问题,也即是说,对于军舰来说,一俟炮台出现于视野,便可以发动攻击,若炮台之“视野”不能等同于“射界”,就无法还手,就只能像原时空那样子,甘当军舰的靶子了。

第三,炮台诸炮位之弹道,尽量做到“立体”、“交叉”,即,尽量使同一敌舰不同部位同时被弹。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毕竟,如前所述,不比海面辽阔,江面狭窄曲折,主要的射击方向,又不是炮台的正面,而是左、右两个侧面,射角很小,再高明的设计师,也未必能够足餍彼时的关贝勒的“立体”、“交叉”之求。

不过,不论长门、金牌江口,还是闽安江峡,都是两岸夹江俺们在江对岸,不是还有炮台吗?两岸配合,火力之“立体”、“交叉”,总该是办的到的吧?

这个,呃……是的,是的!

以上三条,针对单个的炮台,除此之外,“闽江防”还有一个炮台群的问题,而该问题,主要存在于闽安江峡。

闽安江峡江段较长,原时空,江峡两岸炮台数量众多,可是,分布的十分散漫,彼此距离甚远,无以形成合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