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一章回万古之光明(1/4)

魏白云最失败的一点就是,没有培养出太多高弟,就刘歆一个人,这一个人自然撑不起学脉。

林泉打算是,得意弟子不要太多,只要有四个人,然后让他们分别建立学院著书立学。

梁元培于黄龙城在北方讲学,而梁法尧去南方在丰城讲学。

丁玉立暂且可以算一位这此地讲学,那差的就是西面的弟子了。

林泉觉得这件事倒是不能急,如今他要做的就是学陆象山,当初朱子学遍天下的时候,不能入四明。

他这第一步就是要自己朱子学不可进海宁,海宁就只有自己的实学。

第二天,林泉再次坐在杏坛上,今天来听的比较多了,士绅,县学里面的秀才,还有一些喜欢看热闹的人。

林泉看到这么多人,于是将孟子的四心。

林泉说很多人谈天理,谈良知,但是都是玄之又玄,他如今用孟子里面简单的例子说明。

任何人看到小孩子在井边玩耍,都会为这个小孩子担心,无论这个小孩子是否自己的,和自己是否有关,这点善心就是恻隐之心,就是天理,就是良知。

要做心性功夫,就要从这一点入手,要将点恻隐之心扩而充之,这样就可以完备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心境,最后浩然正气充沛其中。

这也就是知行并进,了解到善心是好的,那么就要去扩充。那么知道和行动齐头并进,那么就可以成为天民。

林泉最后说,这就是厮道觉厮民。

林泉讲学十分简单易懂,他也不准备说什么大道理,陈儒能够崛起,就是因为学问平实,尤其是语录几乎用白话写成。

林泉在那里讲着,乡绅士大夫倒是没有多大兴趣,但是民间看热闹倒是有了兴趣,他们没有想到学问原来如此简单。

林泉也没有将太形而上的东西,基本把心学那一套给说了出来,让四民知道,就算不读书识字,也可以做圣贤。

林泉后面谈了一下小民如何做心地功夫,就是一个敬字。

简单就是不欺心,不做亏心事,自然能够自得其乐。

林泉顺便也谈了忠孝,他说先要忠孝之心,才有了忠孝之理,这是王学一个例子,士绅有些知道,但是小民不知道,林泉也就不用担心有人出来指摘一番。

林泉说孝这个,要不是孝在心,要不孝在父母。若是孝在父母,那么父母死了之后,是不是没有孝了。很明显不是,很多人在父母死后多年还感觉悲伤,这就是孝在心的明证。圣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